咨询热线

15026479799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熔体流动速率仪常见问题现象、原因与排除方法

熔体流动速率仪常见问题现象、原因与排除方法

更新时间:2025-09-22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51
  熔体流动速率仪(MFR/MVR)是塑料、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测量熔体流动性(如熔融指数)的关键设备,通过测定一定温度与负荷下熔体在标准口模中的流动速率,评估材料的加工性能与分子量分布。但在实际使用中,用户常遇到“结果不稳定”“活塞移动异常”“温度超差”等问题。掌握常见故障的自查与排除方法,能快速恢复设备运行,保障测试效率。
 
  问题一:测试结果不稳定(重复性差,偏差>±5%)
 
  现象:同一样品多次测试的熔体流动速率(MFR)值波动大(如第一次12g/10min,第二次9g/10min)。
 
  原因与排除:
 
  •料筒未清洁:残留的上一样品炭化物或杂质堵塞料筒内壁,影响熔体流动均匀性。排除方法:用专用料筒清洁棒(或铜丝刷)蘸取高沸点溶剂(如二甲基硅油),深入料筒内壁反复擦拭,直至无黑色残留;严重时需加热料筒至工作温度(如230℃)后通入氮气吹扫。
 
  •口模堵塞:口模孔径(通常2.095mm±0.005mm)被聚合物颗粒或氧化物堵塞。排除方法:拆卸口模(用口模取出工具),用细针(直径≤0.3mm)疏通孔道,或浸泡在浓硫酸(或专用清洁剂)中10-15分钟(腐蚀氧化物),再用超声波清洗机(水溶液)清洗10分钟,最后用压缩空气吹干。
 
  •负荷加载不均:砝码放置歪斜或活塞杆与料筒不同轴(偏差>0.1mm)。排除方法:检查砝码堆叠是否垂直(使用水平仪校准),重新安装活塞杆(确保与料筒轴线重合,间隙均匀)。
 
  问题二:活塞移动异常(卡滞或过快)
 
  现象:活塞在料筒内无法匀速下降(如启动后停滞不动,或短时间内落到底部)。
 
  原因与排除:
 
  •料筒温度过低:未达到设定温度(如设定200℃,实际仅180℃),熔体黏度过高。排除方法:用校准过的温度计(或红外测温仪)检测料筒温度(插入深度与传感器一致),等待温度稳定(波动≤±1℃)后再测试;若温控系统故障(如加热棒损坏),需联系厂家更换。
 
  •润滑不足:活塞杆与料筒内壁摩擦力过大(未定期涂抹硅油)。排除方法:在活塞杆表面均匀涂抹一层薄硅油(或二硫化钼润滑脂),但避免过量(防止污染熔体)。
 
  •机械阻力过大:料筒安装倾斜(与水平面夹角>0.5°)或底座固定螺丝松动。排除方法:用水平仪调整仪器水平度,紧固所有固定螺丝(扭矩符合说明书要求)。

 


 
  问题三:温度超差(实际温度与设定值偏差>±2℃)
 
  现象:温度控制器显示值与标准温度计测量值不一致(如设定230℃,实际测得233℃)。
 
  原因与排除:
 
  •传感器故障:热电偶(通常为铂铑-铂)老化或接触不良。排除方法:用万用表检测热电偶电阻值(正常应为几十欧姆至几百欧姆,具体参考型号),若无穷大则断裂,需更换;检查传感器接线端子是否松动(重新插拔并拧紧)。
 
  •温控模块问题:PID参数设置错误(如比例系数过大导致过冲)或加热功率模块异常。排除方法:恢复温控模块出厂默认设置(或联系厂家重新校准PID参数),若加热元件(如电阻丝)局部烧断,需更换同规格加热棒。
 
  问题四:熔体泄漏(料筒与口模处渗出熔体)
 
  现象:测试过程中料筒与口模连接处有熔体溢出(污染设备且影响测量精度)。
 
  原因与排除:密封圈老化或安装不当:检查料筒与口模连接处的石墨或氟橡胶密封圈是否破损(更换同规格密封圈),安装时确保密封圈全部嵌入槽内(无扭曲或偏移),并均匀拧紧连接螺母(扭矩参考说明书,通常为20-30N·m)。
 
  熔体流动速率仪的常见故障多与清洁度、温度控制及机械配合相关。通过“观察现象→分析原因→针对性排除”的自查流程,用户可快速定位问题并恢复设备性能,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与重复性,为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优化提供可靠依据。
上海群弘仪器设备有限公司
  • 联系人:颜珊
  • 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绿苑路300号
  • 邮箱:guiyangyiqi@163.com
  • 传真:
关注我们

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

扫一扫
关注我们
版权所有©2025上海群弘仪器设备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19010379号-1    sitemap.xml    总访问量:223595
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